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好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探索賦能創(chuàng)新高?;鶎狱h組織建設,引導青年師生賡續(xù)紅色血脈,、傳承革命薪火,,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即將到來之際,我校智能制造學院學生黨支部與延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黨支部舉行“牽手結(jié)對擔使命 聯(lián)學共建育新人”云端黨建共建活動,。
云端結(jié)對,,簽訂共建協(xié)議。延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組織員,、研究生黨支部書記苗玉園與智能制造學院學生黨支部書記羅正翠共同簽訂支部共建協(xié)議,。雙方將從進一步提高青年師生黨員黨性修養(yǎng),搭建“互帶互動,、優(yōu)勢互補,、資源共享”高校基層黨組織共建平臺,,共育“紅色文化賦能,,助力青年成才”黨建工作品牌等方面進行多渠道多形式的協(xié)作共建。
云端交流,,“圣地”“故里”聯(lián)動,。延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組織員、研究生黨支部書記苗玉園重點分享了作為全國百個“研究生樣板黨支部”黨建工作的具體做法和積極成效,,團委書記郭忠義向我校師生介紹了“圣地青馬”宣講團的情況,。我校智能制造學院黨總支副書記陳云子介紹了學院海棠文化育人和“三室兩廳一廣場”特色黨建工作情況。她表示,,革命圣地延安和偉人故里淮安都具有豐富紅色文化資源,,此次兩個學院的聯(lián)動交流具有跨時空、拓場域,、求創(chuàng)新的積極意義,,也為未來雙方進一步合作共建打下了良好基礎(chǔ)。
云端宣講,,青年共話青春,。延安大學圣地青馬宣講團陳雨露做《弘揚南泥灣精神》主題宣講,她以南泥灣精神形成背景為引,,講述了南泥灣是如何從荒無人煙的“爛泥灣”變成了如今陜北的“好江南”,。延安大學圣地青馬宣講團劉洋河做《延安精神,永放光芒》主題宣講,,他從延安精神的形成與發(fā)展,、延安時期的主要成就、延安精神的未來展望三方面激勵新時代青年把激昂的青春融入偉大的中國夢中,。我?!罢啻骸比珖影簿裥v團成員蔡禮晨做《學習楷模風范 繼承紅色基因》主題宣講,他以周恩來在延安時期的故事引入,,深刻闡述了周恩來同志崇高精神的豐富內(nèi)涵和時代價值,。兩校紅色宣講團同學一致認為此次活動拓寬了青年宣講的思路和維度,希望有更多機會再次交流學習,。
云端研學,,拓展育人場域,。與會師生在延安大學校史館講解員劉雨純同學的帶領(lǐng)下,云端研學了延安大學校史館的“圣地熔爐,、肇造立脈,,戰(zhàn)火洗禮、走向全國,,扎根老區(qū),、繼往開來,開拓創(chuàng)新,、再鑄輝煌”四大展廳,。一張張歷史照片,一件件珍貴文物,,師生們跟著講解員的直播解說,,仿佛置身于曾經(jīng)那段光榮的歷史之下,沉浸式體驗了延安大學建校八十多年的光輝歷程,,在學習延安大學這所紅色大學歷史的同時,,也深受延安精神的熏陶和激勵。
(作者:羅正翠 單位:智能制造學院 編輯:謝冰瑩)
![](/__local/7/97/F0/8A2334C805B07041EB5CAE931A2_EDD19DB1_17C77.jpg)
![](/__local/E/7A/B0/26AD360C727BBC634E88A3AC5CF_2F497853_190C7.jpg)
![](/__local/4/1C/16/18A3ED702B0C34D7EB46297BD74_60708AC5_18EE2.png)
![](/__local/2/78/F6/850047BFBED81CB0DED00AD527F_CD8D033B_6671EE.bmp)